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政治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2、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
3、全国名校联考2024第二次
4、202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
5、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6、全国名校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7、2024全国名校联考第二次
8、全国名校联考2024
9、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
10、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政治试题)
8.【答案】B【解析】亭台楼阁与远山相依,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①正确。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不能随意创造联系,②排除。山水画是对山水的反映,并且借助园林建筑呈现,③正确。价值追求属于意识范畴,不能作为文化创造的立足点,④排除9.【答案】A【解析】我国中央与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能够高效协调运转,而德国是复合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因此影响基建的效率,①③正确。德国总理行使行政权力,题干不反映德国总统的地位,②排除。德国是联邦制国家,④排除。10.【答案】A【解析】我国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体现出我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推进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①正确。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团结自强,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明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②正确。世界多极化进程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不是由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提升决定的,③错误。题干只反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不反映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并且不同力量之间也存在斗争、冲突等复杂关系,不必然有利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④排除。11.【答案】B【解析】张某偷盗他人家中圈养的牛而致死,过错在自身,而不在于李某,①正确。李某需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②排除。死者家属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不是再审,③错误。张某偷牛属于违法行为,法院判决是对其行为的否定,弘扬了正气,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④正确。12.【答案】D【解析】违背诚信原则,不一定是违法行为,①错误。案例中,胡某未履行协议,是未履行义务,不属于行使民事权利,②排除。胡某未履行依法达成的调解协议,因此被赵某起诉,并且法院支持对胡某的起诉,表明当事人应按约定履行依法所达成的调解协议,③正确。赵某最终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表明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④正确。13.【答案】C【解析】上述说法构成一个三段论推理。在这个推理中,张某是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是周延的,A项错误。上述说法不体现归纳推理,B项错误。上述三段论推理中,“事故的责任人”是小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而在小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因此上述说法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C项正确。在结论中,“企业的领导”是大项,是不周延的,没有犯“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D项排除。14.【答案】B【解析】研究样本量只有31个,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过程,是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过程,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是或然的,要提高认识的可靠性,需要考察更多的认识对象,①正确。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人们不能、也不需要认识全部对象,因此调查不必须采用完全归纳推理,②错误。如果观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方法本身存在问题,即使是完全归纳推理,结论也不是绝对可靠的,③错误。只根据较少的样本数量就简单得出一般性结论,并认为可靠,会犯“轻率概括”的错误,④正确模拟小卷·政治第10页(共4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