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语文试题

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2、全国名校联考2024第二次
    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
    4、202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
    5、全国名校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6、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7、全国名校联考2024
    8、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
    9、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10、2024全国名校联考卷
月考卷语文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答案】①数字情绪源于现实情绪②如何回归情绪的本质意义(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答案】人们应用数字情绪达到社交媒体中“态度”在场的效果,使得公共舆论空间具备更丰富复杂的情感特征。(改对一处2分,两处3分)【解析】原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达到”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在场”后加上“的效果”;二是词语使用不当,“致使”使用不当,应改为“使得”。22.请概括使用数字情绪的利弊。要求:使用正反对比分析法,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4分)【答案】使用数字情绪,能控制负面情绪的传播,还能进行自我展演,使公共舆论空间情感特征丰富;(2分)然而,沉浸依赖于数字情绪,则无法真情流露,也无法对公共场域中的情感进行辨别。(2分)(意思对即可)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从“糖水爷爷”到“煎饼奶奶”,从淄博“鸭头哥”到安徽“盒饭姐”…普通人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已经多次上演。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不仅使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还会严重千扰公共秩序。“边界感”,也成了网络热词。有边界感,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言行、想法和情绪负责,不过度介入他人的生活,同时能够在他人越界时及时表示反对,维护自己的自主性。边界感不仅在网络空间很重要,在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比如: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交流…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共两段。第一段从“糖水爷爷”“煎饼奶奶”“鸭头哥”“盒饭姐”等本是普通人,因被过度围观成为“网红”而陷入困境的热门网络事件引出“边界感”这一热词,指出边界感缺失有重大危害。第二段材料从含义和重要性角度对边界感进行了解读。明确了“边界感”既指向自己,即要控制自己不越界;也指向他人,即应反对他人越界。同时指出边界感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网络空间,还涉及现实的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甚至更多方面。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边界感”的重要性,启示我们:无论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国与国之间都要保有边界感,以促进和谐发展。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边界感的内涵、保有边界感的重要性、如何保有边界感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说“保有边界感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切入,以边界感缺失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在论述“如何保有边界感”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来进行辩证分析,如:我们应以良知为尺,遵守他人边界;我们应以本心为刻,设立自己的边界;我们应推己及人,充分尊重他人的边界等。【参考立意】①行有所止,言有所界;②持良好边界感,促和谐共发展;③守住自己的边界,尊重他人的边界;等等。语文六第9页(共9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