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作业生物试题

陕西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作业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检测卷
    2、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卷(二)
    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4、陕西省2024一2024初三期末
    5、2024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
    6、2024年陕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
    7、2024年陕西省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答案
    8、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生物副题
    9、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
    10、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学科
K值,种内竞争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C项正确;在K时进行捕捞,可获得鲤鱼的最大日捕捞量,D项错误。答案:D8解析: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氧气含量等均会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A项正确;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取等量酵母菌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稍待片刻后再计数,B项错误;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丹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C项正确;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D项正确。答案:B解析:气温的变化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的数量,主要体现了气温(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一年蓬的种群密度与光照强度有关,体现了阳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密度的影响,B项不特合题意;病毒、病菌等对种群数量变化有影响,病毒、病菌等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C项符合题意;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体现了自然灾害(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10解析:若该动物不利于草原生产,则防治时应尽量减少其数量,即控制数量在AB段,A项错误。C点、F点种群数量相当,但年龄结构类型不相同,C点是增长型,而F点是衰退型,B项错误。,点表示当地气候变化引起的种群数量变化,据图可知,点后种群数量下降,说明a点气候变化不利于该种群生存,导致环境容纳量下降,C项正确。将一种生物引入一个新环境,只有环境适宜时,在一定时期内,由于食物、空间相对宽裕,该种群才会出现“J”形增长;若该生物不适应新环境,其可能会消亡,D项错误。答案:C11解析:实行“十年禁渔”政策有助于提高江豚的环境容纳量,A项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因此,研究野生江豚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般要调查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等,B项正确;由题中信息可知,禁渔前,人类活动对江豚的威胁主要是对长江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C项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会在K值上下波动,D项错误。答案:D12解析:气候千早属于非生物因素,可导致一些种群出现爆发式增长,例如蝗虫,A项正确;捕食关系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等来影响该衡,B项正确;密度制约因素影响该衡的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例如狼和兔子的数量变化情况,C项正确;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和有规则波动主要与密度制约因素有关,D项错误。答案:D13解析: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V,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N:M一n:m,即N=MXn÷,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小毛足鼠种群数量时,若标记物脱落,则重捕个体中的标记个体数减少,即减少,调查结果偏大,A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小毛足鼠种群的均雌雄比略大于1,雌性个体较多,可能更有利于繁殖,B项错误;在该地区捕获的小毛足鼠数量为502只,并不代表其环境容纳量为502只,C项错误;连续低温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低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项正确。答案:D14解析: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该昆虫卵的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项错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b(“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其他竞争物种等,B项正确;曲线a呈“S”形增长,当增长率为0时,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停止,C项正确;在生产上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该昆虫种群,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降低出生率来控制种群密度,D项正确。答案:A15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