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2024-2025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安徽省蒙城县2024-2025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业质量检测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蒙城县2024年九年级期末联考
    2、2024蒙城试卷九年级
    3、蒙城县2023-2024年度第二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
    4、蒙城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5、2024年蒙城县中小学期末考试
    6、蒙城县第八教育集团2023-2024九年级上册试卷
    7、蒙城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8、2024年蒙城县期末考试试卷
    9、蒙城县2024期末考试时间
    10、2023-2024蒙城县期末试卷
2024学年高二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材料一第一段中说:“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选项曲解文意。2D【解析】A项,材料二第一段中说:“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B项,“比不上道家的免祸全生更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无中生有。C项,“都讲‘和而不同’和‘冲气以为和’”错误。原文有“孔子讲‘和而不同’。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而不同”是孔子的观点,属于儒家,道家讲“冲气以为和”。3B【解析】A项,儒家思想。C项,墨家思想。D项,兵家的思想。4.首先提出“人本”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影响(或意义、地位、作用)接着以儒道两家为例阐述它们虽然致思路向不同,但都体现了社会和谐、人生美好的“人本”思想;最后指出儒道可以在“人本”基础上实现相融互补,达到辩证统一,具有包容性。5.①儒道两家思想理念不同,既对立鲜明,又相融互补;②儒道两家思想都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能使自身不断丰富发展;③儒道思想的核心都是向往和谐社会和美好人生,符合人性的需求。6.D【解析】“情节突转”错误。突转强调的是笔锋陡然一转,情节、情感发生急剧变化,偏离读者的预期和惯常思维。小波罗的心理前后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推动情节的突转,情节发展是渐进的。7B【解析】“目的在于强调邵伯闸设计的巧妙”错误。第一次是小波罗的耳闻,是略写,意在解释邵伯闸船只积压,过闸等待之久的原因。第二次以小波罗的视角详写,重点展开对邵伯闸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8.①写船就是写邵伯闸,写船的数量之多,船的种类之多,突出了邵伯闸运河重镇的地位。②写船的数量之多,船的种类之多,体现了以邵伯闸为代表的大运河的重要性和水运的发达。③写船的种类、造型和船上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写出了邵伯闸的运河文化,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意蕴。9.①用小波罗异域的视角审视邵伯闸以及大运河,通过中西方船队的对比,把以邵伯闸为代表的大运河放在世界的视野中去理解,突出了邵伯闸(大运河)的价值,更好地表现作者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自豪和赞美。②用小波罗异域的视角,可以更客观、更真实地展示邵伯闸的三闸两室的运作方式,展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③通过意大利人小波罗的视角审视邵伯闸,给读者带来一种文学上的陌生感和新鲜感,有助于引发读者思考,关注以邵伯闸为代表的运河的文化和价值。10BDG【解析】从动词“贻”分析,其宾语是“种”(“大瓠”是“种”的定语),“种”后是断点;从连词“而”分析,“实”都是动词,其宾语是“五石”,“石”后是断点;动词“盛”的宾语是“水浆”,“浆”后是断点。11.D【解析】A项,动词,盛、容纳/名词,仪容、容颜(容貌神色)。D项,动词,改变、更改/动词,更换、替代。12.C【解析】“那些认为自己的话大而无用的人是因没有遭遇到真正的困境使然”错误。材料一主要探讨“无用”的观点,即有用而早亡,如果狸狌没有用途就不会被猎人捕获。13.(1)为什么不把它种辽阔空旷的原野,顺其自然地在树的旁边走来走去,自由自在地睡卧在树的下面。(采分点:“广莫”“无为”各1分,语句通顺2分)(2)说话的人本来就用人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来说明人们不知道的东西,现在您让我不打比方是行不通的。(采分点:“固”“谕”各1分,语句通顺2分)14.①宋人只看见世俗的小利,而看不到背后的“大用”。(1分)②同一事物,用法不同,价值就不同;(1分)做人要善于转换视角,发现和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1分)【解析】这是惠子的故事和庄子的故事比照后得到的道理。惠子没有看到“五石之瓠”的用途,就像宋人没有看到“不龟手之药”的用途一样。由此可以明确:①表层意义,是宋人没有看到“不龟手之药”背后的“大用”;②深层意义,相同的事物用法不同,起价值就不一样;③哲学道理方法论,要善于转换视角看问题。【参考译文】1/3CX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