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四)语文试题

陕西省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四)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诗词与自然】7.小鲁拟写了一段关于“人与自然”的主题系列活动的结束语,请你帮他将其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6分)自然美景,处处皆是。今天,我们再次放飞思绪,一同跟着诗文去旅行。让我们去州的醉”的春夏美景;让我们去密州的超然翁亭,看"①,高处不胜寒”的矛盾亭,在月下遥想苏轼那年“③与无眠:让我们去岳阳楼,观八百里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的万千壮观。二、阅读与鉴赏(4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6分)站雨晴二首(其一)山,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②。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注释】①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黄州期间。②“海棠”二句:言海棠花已谢,梅子初熟。③木芍药:牡丹的别名。④殿:走在最后。日8.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透过“浮萍”“蛙声”“海棠”“梅子”“木芍药”等意象,我们可以推测诗人描绘的是初春雨过天晴的景象。B.首联“雨过浮萍合”说明先前雨下得不小,若是毛毛雨,就不至于把浮萍冲散;第二句以“蛙声”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物特点。C.颌联描写了经过大雨摧残,海棠花已落尽,如梦般难觅踪影的情景;紧接着写的“梅子欲尝新”大则突出了季节变换,景如画,景有情。,的D.颈联“拄杖闲挑菜”刻画出诗人闲得无聊的状态,“秋千不见人”却不免流露出他孤寂落寞的情绪。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的尾联“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4分)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弼惕曰:“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挽,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日:“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恐吾辈亦未可保。”弼不谓然。及二人出按边,弼自河北还,及国门,不得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彷徨绕床,叹日:“范六丈圣人也!”【注释】①显仲约:人名,地方官员。②富弼:人名,朝中官员。③(ju):泛指聚敛(钱财)。④手滑:任意放手行事。第3页(共8页)【语文·九年级SDTK(第1期)·闯关卷(一)】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