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6(第5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五)5历史试题

国考1号6(第5套)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五)5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国考1号5历史答案
    2、2024国考一号历史试卷答案
    3、2023-2024国考1号3历史
    4、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4
    5、2024国考一号4历史答案
    6、2023-2024国考一号4历史答案
    7、2023-2024国考一号历史3
    8、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历史
    9、国考一号答案网2024历史
    10、2023-2024国考一号3历史
材料二与明清时代相比,江南市镇的“专业化”发展态势其实已不甚明显…在中外产业资本经济的刺激下,蚕桑区不只扩展到杭洲湾的海盐、湖一带,更扩展到太湖周边和苏州、无锡一带;棉花生产也不局限于松江、太仓地区,更扩展到上海全区、崇明、江阴、沙洲一带。而那些水陆交通枢纽区,原以码头集散转运为主的市镇经济,也与棉花区、蚕桑区市镇的情形类似,都在民国时期由于交通的快速发展、产业经济的多样化需求等原因,已经向综合性的经济中心、商品中心、文化中心、休闲中心以及交通中心转变。摘编自冯贤亮、林涓《民国江南城镇的现代化变革与生活状态》材料三改革开放后,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浙江经济迅速发展,农民从土地上不断地解放出来,聚集城市,进而使其城市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1979年,浙江的城镇人口为550万,占总人口的14.5%;到1998年,城镇人口达到1637万人,占总人口的36.7%;到了2007年,城镇人口为2894.3万人,占总人口的57.2%。摘编自单东《浙江民营经济30年:发展历程与宝贵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江南城镇发展的新变化及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后渐江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原因。(5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857年,刘大鹏生于山西太原县赤桥村,幼年从师受业,读四书五经以求取功名。1878年他考取秀才,1886年开始担任乡村私塾塾师,1894年中举,此后三次参加会试,均未中。1897年,有人劝刘大鹏学洋历史试题第5页(共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