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4-2025学年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H)语文试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a卷
2、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年级第二次
3、吉林九年级2024语文名校调研第四次模拟考试
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官网2024九年上第一次月考
5、2023-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官网九年级二模
6、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上期末
7、吉林名校调研2024九下模拟一
8、吉林省名校调研2024
9、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年级第四次月考
10、2023-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官网九年级第三次月考
材料二:圣人行事,绝不会自陷死地;贤者所为,从不曾遭逢败局。因为他们能根据细微的征象,预知祸害的先兆;总能未雨绸缪,得到圆满的结果。那些昏庸的人会违背正确的道理,最终会使自己陷入危险。集此为《知微》卷。纣王刚即位,就命人制造象牙筷子。箕子(纣王的叔父)叹息说:“他用象牙筷子吃饭,一定不会用陶碗盛装食物,将来还会做犀角美玉的杯子。有美玉杯、象牙筷,一定不会吃粗陋的食物,穿粗糙的衣服,也不会住在茅草房屋里,就会要求身披锦衣九重,脚踩高台广室。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向天下四处寻求仍不能满足!对远方珍奇的物品与车马宫室的需索,就从此开始了,所以我害怕他由此走向灭亡!”不久,(纣王果然)建筑鹿台,用美玉建宫室及门户,狗马及珍奇物品充满宫中,并在宫中设立九个市集,而百姓都背叛了他。15.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诗人鄙弃‘远游”理解错误,应是“诗人感慨不能‘远游’”。16.①这首诗的尾联,诗人认为人生最好的归宿就是林间遨游,滩头垂钓,逍遥自在,心情豁达。(1分)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闲适与豁达之情。(2分)②《琵琶行并序》中的这两句,诗人将琵琶女的遭遇与自己的遭遇相比而论,相互映衬,(1分)抒发了诗人对自身沦落天涯的感慨,也抒发了对同病相怜的失意人的安慰和同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并鉴赏诗歌情感意蕴的能力。首先通读这首诗歌,理解大意并分析尾联蕴含的情感;然后结合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理解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的情感;最后比较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概括作答。17.(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3)示例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示例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给分。第(3)小题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语境,通过语境来确定所填写的语句。第(1)题,需关注“并说古人对天文的认知在古诗文中有所体现,如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写月亮升起,在星宿之间徘徊”等关键信息;第(2)题,需关注“发现屈原喜欢用美人、香草来打比方,但不知原因。张老师告诉他,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两句给出了解释”等关键信息;第(3)题,需关注“古代诗人(词人)常用‘空’字来营造意境,表情达意”等关键信息。还要注意默写不能多字、漏字和错字等。本题易错字:(1)斗;(2)称;(3)示例一,须,樽;示例二,映,鹂。18.A无中生有(凭空捏造)B因人而异(每处1分,如有符合语境的其他成语,也可给分)【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把没有的事说成是有的。B因人而异:因为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19.[示例]②,修改:就是将可食用原料进行预加工而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⑥,预制菜具有保质期长、食用方便的特点(预制菜保质期长,食用方便)。(每处修改正确给2分。如有其他【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