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高三年级11·20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试题

赤峰市高三年级11·20模拟考试试题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赤峰市高三1.30模拟考试试题语文
    2、赤峰市高三模拟考试2024
    3、赤峰市高三模拟考试2024 420
    4、赤峰市2024高三4.20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5、2024赤峰市高三320语文
    6、赤峰高三模拟2024一月份答案
    7、2023-2024赤峰市高三1.30模拟
    8、2023-2024赤峰市高三1.30模拟考试试题文综
    9、2024赤峰高三模拟考试题答案
    10、2023-2024赤峰市高三1.30模拟考试试题文综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李商隐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②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清声不逐行人去,一世荒城伴夜砧。【注】①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夏,作者由秘书省校书郎调任弘农尉赴任途中。②关外心:汉武帝时楼船将宣,中有军杨仆数有大功,却被封为“关外侯”,他以之为耻。③思子台:汉武帝为冤死归来望思之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言风吹芦叶,夏天的景致正幽深,以芦叶兴先,消失殆B.次句承接首句而来,写诗人的尘世俗念为此丛芦C.颔联以昔年的“江南客”与今日的“关外心”作对比,写出诗人复杂的情感。D.尾联说行人已远去,而丛芦清声不去,似永伴荒城夜砧,搅动着诗人16.本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字,孔子告诉他是(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生去实践的一个“恕”,并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2)遥对明月,李白《将进酒》中有”的名句,酒与月皆不可辜负;而张若虚《春江的名句,以人赏月来叹问人类源起。花月夜》中有“相看泪眼,竟无语凝”情形相似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CT机、录像机等现代科技的产物,在中国古人的笔记小说中,都有类似的对应物,而且它们都与镜子有关。何以如此?和现代人一样,古人其实也有很多科技上的需求:要是能看到人体内部生病的地方就好了,要是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远方就好了,要是可以回看过去发生的事情就好了...…如五代时的《开元天宝遗事》提到一种“照病镜”,身体哪里生病了,用此镜一照,就可看到,然后就可以治愈,这简直相当我们现在的CT机。明代《五杂》说,前蜀高祖王建养子王宗寿的一面铁制的古镜人通过镜子看得B受佛教影响。生的相当于把自己以前干过的事都照出来了。【高二语文第7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