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鲁巴·万中高2026届高三(上)10月联合诊断性考试历史答案

育才·鲁巴·万中高2026届高三(上)10月联合诊断性考试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本期2024衡中同卷单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4.机器大工业使得英国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把居民从农业地区赶往城市,农村人口从占据全国人口一大半到1831年的27.7%,彻底破坏了封建宗法关系,农村的阶级关系简化为大地主、大租地农场主、农业工人三大阶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英国A.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衰落B.圈地运动激化了社会矛盾C.生产力发展改变人口结构D.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关系15.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指出:面对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寻常的条件吗?列宁旨在强调A.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合理性B.应将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世界大战导致了革命的爆发D.人民群众已成为革命主要力量第二、被诉85次的欧盟,美国败诉率在90%左右。这反映出A.全球治理体系加速变革B.冷战思维遭到全球的唾弃C.美国经济优势逐渐丧失D.欧美的经济实力日益悬殊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中国古代监察体系,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土壤之中,呈现出多重属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一巡察是御史行使监察权的常规途径,自汉代开始,中央派出御史对各地进行巡察,唐宋明清等朝代均强化了御史巡察制度。派出官秩较低的年轻监察御史,代皇帝巡视各方,可以快速诊断国家机器弊端。如汉代刺史张巡视冀州,深入广川王府内提拿犯案人员,后成功弹劾广川王扰乱社会治安。又如明代御史李纲“历按浙江,劾去浙江赃吏至四百余人”。再如清代山东巡察御史张鸣钧在巡察后上奏:“以桃源集地处三省接壤,难于稽查,请编入保甲。”该建议得到了清世宗的采纳。摘编自陈凯健《中国古代御史监察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功效》材料二唐朝在汉代《六条问事》的基础上,颁布了《六察法》。《六察法》规定了唐代文官的基本任职条件,其内容涉及官吏治绩、品德、学识、才能,对出巡御史也同样产生约束。《六察法》将所有官吏都纳入监察范围,官不分等、大小全察。《六察法》还规定“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这些都是唐代监察法制成熟和发达的典型表现。摘编自陈鹏生《中国法制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御史巡察制度的影响。 (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6分)历史第4页(共8页)S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