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芳华·吉林省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综合练习(•)化学答案
程式中要写化学式,C错误;草酸(又称乙二酸)中含有羧基,VVmL反应液中n(葡萄糖酸)=0.04V。×-X10-²mol,其2因此其能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正确,D正确。10-30.04XV。XV, X16.(14分)2 mol转化率为-X100%0.1 mol(1)恒压滴液漏斗(1分)A(1分)0. 04 XV。XV, X10-3-X100%(2)CH2 OH(CHOH) CHO+H2O2 ==H2 O+0.2CH2OH(CHOH) COOH(2 分)④若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V。偏小,根据计算式可知结果(3)①c b a d(2分)会偏低。②当滴人最后半滴NaOH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4)抽滤时形成负压,水流得更快,所以与普通过滤操作相比,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抽滤的优点是过滤速度快,可以减少因溶液温度降低而析出0. 04 XV。XV, X10-3葡萄糖酸钙造成损失。一X100%(2分)0.217.(13分)④偏低(2分)(1)三颈烧瓶(2分)(4)过滤速度快,减少产物损失(2分)(2)a fg b(或ag fb)(2分)【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备葡萄糖酸钙,首先利用双氧水氧(3)3Cu+8H++2NO =3Cu²++2NO ↑ +4H2O(2 分)化葡萄糖得到葡萄糖酸,为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反应过程(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与O2反应生成NO2(2分)中利用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将CaCO:分散于适量蒸馏水中(5)3MnO+5NO+4H+=-3Mn²++5NO+2H2O(2分)形成浊液,加入葡萄糖酸,至无CO2气体放出为止,煮沸,为(6)取少量丁装置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试管中防止葡萄糖酸钙析出,趁热抽滤,得到澄清透明的葡萄糖酸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证明有NaNO2生成(3分)钙溶液;测定葡萄糖的转化率时,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解析】由题意知利用NO和Na2O2反应制备NaNO2,则:①葡萄糖酸,葡萄糖酸为一元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甲中先通N2排出空气;②Cu和稀硝酸反应制取NO,因装置(1)根据仪器X的结构特点可知其为恒压滴液漏斗;冷凝回内空气已经用N2排出,NO不会被氧化为NO2;③用丙干燥流应选用球形冷凝管,冷凝水下进上出,故选A。NO,将NO和丁中的Na2O2反应制备NaNO2;④用乙吸收过(2)双氧水将葡萄糖中的醛基氧化为羧基,得到葡萄糖酸,化量的NO,防止污染空气,但通过乙之前需再次通人丙中干燥防止水蒸气回流到丁中。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H2O2=H2O+(1)由题给装置图可知甲装置中盛Cu的仪器名称是三颈CH2OH(CHOH)COOH烧瓶;(3)①滴定管使用时应先用蒸馏水洗涤,为防止稀释标准液,(2)结合分析可知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 a→d→e→f→g→d再用标准液洗涤,然后装人标准液并排净尖嘴处的气泡,并→e→b或 a→d→e→g→f→d→e→b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略靠下,记录刻度,然后开始滴(3)甲装置中Cu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定,滴定结束后,记录刻度,将未滴定完的标准液回收,再洗净程式为3Cu+8H++2NO=3Cu²++2NO↑+4H2O滴定管放回滴定管架,所以顺序为c→b→a→d。(4)结合分析可知甲中滴入稀硝酸前需通人N2的原因是排尽②滴定过程中葡萄糖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滴定终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与O2反应生成NO2;点时NaOH稍过量,溶液显碱性,指示剂为酚酞,所以溶液会(5)乙装置中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NO,NO为还原剂,被变为粉红色,所以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半滴氧化为硝酸根离子,高锰酸钾为氧化剂,被还原为Mn²+,发NaOH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MnO+5NO+4H+==3Mn²+十褪色。5NO3+2H2O③20mL30%H2O2溶液中含有n(H2O2)=(6)由题意,亚硝酸是弱酸,很不稳定,易分解为NO2、NO和20 mLX1. 1 g· cm-3 X30%≈0.19mol,所用n(葡萄糖)=水,故可将NaNO2转化为HNO2,然后观察是否产生红棕色34 g·mol-1气体,故将实验设计为:取少量丁装置中的固体于试管中,加18 g入稀硫酸,在试管中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证明有0.1mol葡萄糖酸,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则NaNO2生成。2.00mL反应液中n(葡萄糖酸)=0.04V。×10-²mol,所以37——
本文标签: